[小鎮裡的反核群像07] 深藏不露的猶太阿嬤
之後也有好幾次在參加鎮上活動的時候遇到她,但很不巧的都剛好沒什麼機會多聊。正好有一次,她要到溼地的紅帳篷主持她負責的縫紉工作坊,我有幸開車送她去溼地,一起參加那次的工作坊。這個縫紉工作坊是要用拼布的方式縫一件專屬於女性的紅色百納被*。在她的努力之下,百納被的主體已經大部分完成,只差把所有的小紅花接縫補齊,最後再縫到白色底布上面而已。她就這樣帶著幾個年輕的媽媽,在紅帳篷裡心無旁騖的縫了兩個多小時。
已經高齡八十好幾的Margaret,在1997年參加了「為反核而走」的活動,他們總共花55天環澳,拜訪鈾礦產區的居民、原住民、礦場、礦工,了解鈾礦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告訴更多人這世界不需要更多的鈾礦。在這個活動當中,她認識了很多人,結束之後她想要一一去拜訪,但實在是太多人了,無法在短時間內拜訪完。當時六十歲上下的她就乾脆一個人獨自開著露營車在西南澳遊歷了十年。最後終於決定在丹麥定下來,一住就是十三年。
在我們拿著旗子請她跟我們合照的時候,她說人生太短了,如果因為核能而變得更短,就太可惜了,她還在忙著準備下個週末的個人縫紉展呢。
*「百納被」概念引用自2011年干擾學院為「永續台灣百納旗」的募集活動: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當村子裡有初生的嬰兒時,村落的每戶人家便會準備一塊巴掌大小的布料,由小孩的母親將這些零碎的布料與眾親友鄰居的 祝福集結起來,並縫製成「百納被」送給嬰兒。一件顏色豐富且獨一無二的被子代表著來自村子中不同家庭的關懷與祝福,讓初生的嬰兒蓋著這條「納百家之福」的被子,期望他能夠平安且順利地長大。在澳洲丹麥的紅帳篷縫紉工作坊,我不確定是否有相同的意義,但被子的確是由社區女性分別捐贈少量布料縫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