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台北同志大遊行的規模盛大,在澳洲伯斯,兩場活動的目的性分得很清楚,上一場是展現同志的自信與多元價值,今天這一場則具體的在政治訴求上面施壓。雖然對澳洲同志運動的路線、組織還沒有很詳細的理解,但我們可以判斷出這兩場其實是分別由不同的人來主持,除了兩場活動中都有看到的一些學生面孔外,很多參與成員是不太一樣的。
在這場活動中飄揚最多的是社會主義聯盟(Socialist Alliance)與澳洲綠黨(Australian Greens)的旗幟,特別是社會主義聯盟的紅旗幾乎是人手一支,這樣的畫面如果在台灣看到還滿詭異,但在澳洲的集會遊行中似乎是稀鬆平常。
在這場活動中飄揚最多的是社會主義聯盟(Socialist Alliance)與澳洲綠黨(Australian Greens)的旗幟,特別是社會主義聯盟的紅旗幾乎是人手一支,這樣的畫面如果在台灣看到還滿詭異,但在澳洲的集會遊行中似乎是稀鬆平常。
活動主辦單位準備的布條,活動主軸緊扣著最近一期在議會中被駁回的同志婚姻法案。
和我們討論的學生說,她覺得澳洲其實有超過一半的人支持同志婚姻,現在如果直接全民公投的話法案一定會過,但是官員的腦袋都不知道在裝什麼,甚至在最近一次議會要投票決定法案是否通過時,工黨不以黨的身分要求成員必須投下贊成票,而是跟所有議會成員說「你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投吧(“conscience vote” on the issue)」,最後當然就被駁回了。
遊行的人數比我想像中的少,可能是因為不像上一場有很多的觀光客加持,今天的行動少了很多團體。行動中,社會主義聯盟非常活躍,遊行幾乎全程高喊著口號「Marriage is a Civil Right!! Straight, Gay, Black, White!!」(婚姻是公民權,異性戀、同性戀、黑人、白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What do we want? Civil rights!! When do we want it? Now!!」(我們的訴求是什麼?公民權!我們希望什麼時候達成?現在!)。
其實我並不太相信同志婚姻在澳洲有超過一半的人支持,而且願意在同志婚姻法案中投下贊成票。因為同志權益在澳洲已經變成政治正確的語言,保守的宗教團體與政治人物在社會上的聲音就顯得相對渺小,但在國會殿堂中,他們的權力仍然反映了這個事實,也許在同志運動中還有更多要努力的地方。
伯斯的觀光客很多,街頭遊行好像被當做是有趣的澳洲街景。
遊行中有一些是熟面孔,在澳洲有進步意識的青年學生和台灣一樣參與著各種社會活動,但我們還不確定他們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也和台灣的青年學生一樣,參與的同時也擔負起組織、協助弱勢居民、工人、性少數的責任。
澳洲綠黨和台灣綠黨一樣,很頻繁的聲援各種進步運動,在議會中的席次也可以看出澳洲人對他們的肯定。
大家來找碴:請問圖中的遊行跟台灣的遊行有什麼絕對性的不同?
我現在還難以判斷這樣的狀況是普遍發生還是難得一見,這整場爭取同志婚姻權的遊行中,從集合到遊行都是沒有任何警察的。這到底是因為澳洲政府把人民的集會遊行視為理所當然,還是其實這場集會遊行完全被看扁了,這些我們還不得而知。不過在台灣我們是會有更多衝突的,不論是政府要壓迫我們,或者是我們對政府認真的感到憤怒。
澳洲的人口與台灣大致相近,分布卻是相當分散,因此雖然這場遊行人數只有幾百人,但在西澳這個偏鄉城市能夠匯聚出這麼多的群眾已經可以算是有一定動員力。
在遊行結束後,我們參與了社會主義聯盟(Socialist Alliance)的青年組織「Socialist Alternative」(左上圖旗幟)的討論會,這成為了我們對澳洲學生運動的重要觀察經驗之一。
其實社會主義聯盟跟Socialist Alternative之間的關係,就像台灣社運的相關團體群,常常有著高度重疊的成員。咖塔右邊的女生是Socialist Alternative的成員,也是西澳大學的學生議會主席。
在市中心的商圈徒步區中,遊行隊伍無預警的停下腳步,主持人宣布就地坐下。
「那些在觀察、拍照的人,如果有興趣就請加入我們吧!」她用有感染力的聲音向群眾和街道上的觀眾們解釋今天行動的意義,並且邀請大家一起走完最後一段的遊行。
向著河邊走回集合的原點,這場遊行的路線很短,僅僅花三十分鐘在市中心繞了一圈,人數也不如想像中的多,甚至是同志團體都為數不多。我帶著這樣的疑惑一直想著,直到參與社會主義聯盟的青年們在會議中侃侃而談,我才比較能夠弄清楚澳洲的社會運動狀態跟這場同志遊行的脈絡。
很精緻的團體布條,我覺得在台灣我們做道具的水準是該檢討一下(?
負責開場引言的主持人,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用各種數據和現象堆砌出「資本主義的壓迫」:說著美國貧富差距如何大,經濟危機如何影響歐洲,英國的學生為了反高學費而上街頭抗爭,澳洲首富每分鐘賺進多少錢,而一般勞工一年的薪資都比不上她打噴嚏的兩秒鐘云云。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底下,最受到壓迫的莫過於廣大的勞工,工人在工廠為資本家賣命,卻拿不到合理的薪資、沒有安全的工作環境且極容易遭受工作傷害。接著舉了幾個例子說明工人是有力量的,是能夠站出來為自己的權利抗爭的,像是去年澳洲維多利亞省的一間雞肉工廠,工人為了薪資爭議而罷工,最後工人獲得了勝利,或是美國颶風風災之後,觀察發現人民自立組成的組織,比紅十字會的救災來的更有效率更強大。全場的討論都是圍繞著「資本主義壓迫著工人」、「工人站起來革命就會成功」、「人民是有力量可以推翻布爾喬亞社會的」這樣的論調,每個人的發言結論都是「澳洲接下來會發生一場革命,而且是從工人階級開始。」
他們提出了各種現象和數據,分析並說明現在社會的景況深受資本主義所害,但兩個小時的討論當中,卻完全不見任何一個人提到具體的行動或是接下來的規劃。他們用烏托邦式的話語對鼓舞彼此,但我其實並不知道他們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我猜想他們只經常作為運動的聲援者,隨機動員參加各種活動,這樣的他們應該也還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些什麼。雖然如此,我相信這些離群眾很遠的青年們,還是有著最重要的夢想和熱情,只要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向前,即使沒有那些政治正確的運動者們該有的素養,他們走的路也應該會通往同樣的地方。大概吧。雖然我不敢說未來是不是真的會有革命,但我猜如果有的話,那應該不會是在澳洲。
在我們眼中,澳洲已經算是一個十足幸福的國家。每週最高工時38小時、相對活躍且有組織和談判能力的工會、聯邦法保障的基本工資加上團體協商後的薪資,再怎麼樣都足以在這片土地上過著有尊嚴的生活。
富裕的西澳有時是各種意義上的沙漠,或者說是遺世獨立的天地。相較於在澳洲資本主義下多元發展的環境運動,澳洲工黨不過是個中庸的保守政黨,這裡也缺乏有作為的勞工組織,工人階級的進步性往往只在工會中展現。我不知道社會主義的青年心中的革命指的究竟是什麼,是文化上的還是政治上的,他們在會議中也沒說清楚。作為一個運動者和社會主義者(?),我們很訝異有數十位青年會在市中心借一個教室,花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談工人與革命,我們習慣更仔細的去看待每一場結束的行動,認真反省並提出接下來的計畫。
這場遊行某種程度上是社會主義聯盟和綠黨組織的,參與成員中有超過一半都來自這兩個團體,這讓我們有些好奇,那上個月看到的同志團體呢?為什麼那麼盛大的遊行嘉年華,裡面的參與者卻大多不在這場更直接爭取權利的遊行中出現。我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也許是他們有別的政治壓力團體,也可能是對同志來說,把追求自己愛情的力量轉換到相關的政治權力還需要一點時間。
對照這幾天在雪梨的經驗,我想伯斯應該是澳洲特別幸福的城市之一,天氣好、平均薪資也高一些,西澳政府的資源也比較多。這種條件下運動的條件相對不足,所剩不多的憤怒青年也轉向在空想社會主義中尋求出口。這不能反應整個澳洲的運動狀態,但在伯斯我們好像還沒遇到其他更進步的運動組織。
從綠黨攤位取得的反核貼紙,澳洲目前沒有核電,但卻有世界最高的鈾儲量,對他們來說發展核能是禁句,自由黨也就是因此政策才輸掉了執政的位子,現在執政的工黨說:澳洲不需要核電,但是其他國家有選擇他們能源的自由,我們會持續出口鈾礦。
最後是正妹咖塔的特寫,轉貼自「綠色左派」,是社會主義聯盟的一個刊物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