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咖塔的澳洲日記03] 不願面對的真相


[咖塔的澳洲日記03] 

作為生鮮食品大本營的超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食品過期或是發霉。說起來,底下所要說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心裡有數,但是親身經歷的時候,還是會讓人有些錯愕。

既然是超市,免不了要有一些麵包和蔬果。這間超市除了每天固定與五間不同的麵包廠訂購土司和麵包之外,店裡面(咖啡部)也有小烤箱可以自己烤法國麵包,每天出爐大概2~3次,店裡自己烤的法國麵包在顧客間是相當具有人氣的商品,之前還曾經有客人因為常常買不到,特地跑來問說麵包都幾點出爐。但是麵包和土司的壽命相當短,為了品質要求,通常隔夜的麵包都會半價出清,再隔一天則是直接丟掉,我就曾經一個早上丟掉五隻法國麵包和三包賣不掉的麵包。


每天清晨三、四點,店裡就會開始有大量的新鮮蔬果從各地運來,由後場的男生負責搬運、清洗、整理、排列上架。有些蔬菜在台灣還算常見,像是蘑菇、萵苣、羅美生菜、青椒、紅椒、彩椒、馬鈴薯、豌豆、四季豆等等,但有些蔬菜一輩子都沒看過,還真叫不出它們的名字,parsnips(防風草根)、zucchini(櫛瓜)、beetroot(甜菜根)、turnip(蕪菁)、choko(佛手瓜)、squash(黃色小櫛瓜)在澳洲都是常見的蔬菜。

顧客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般來說,賣相不好的蔬果會另外包裝,貼上出清標籤以低價售出。但是,店家為了要減少損失,不少稍微發霉或是賣相不好的蔬果,常常會被送到廚房去,給廚師做熟食部的料理用(咦)。

作為收銀員,每天早上眾多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放今天新進的牛奶到冰箱,然後整理冰箱,查看乳製品的有效期限。乳製品有效期限通常比較短,連帶的有些含有牛奶或起司加工品的有效期限也會比較短。在期限之內沒有賣掉的東西,像是牛奶(或羊奶)、沾醬(dipping)、優格(yogurt)、起司(cheese)之類的東西,如果看起來還沒壞,就會被送到咖啡部和熟食部/廚房去(咦)。

此外,店裡面也會進一些超巨大的乳酪塊,自行裁切成小塊之後,再以真空包裝販售。這些切成小塊的真空包裝乳酪,上面都會貼上店裡的標籤,標上品項名稱和有效期限。但所謂的有效期限,其實是沒有期限,因為每天早上放牛奶、整理冰箱的時候,收銀員要負責檢查所有東西的有效期限,當然也包括這些自行裁切的真空包裝乳酪。一但發現有過期的乳酪(通常都是一整批十幾二十個),就要全部下架,拿到熟食部後面,重新打標籤、貼標籤,再上架(咦)。

過期的餅乾可以送到咖啡部去,讓他們每賣一杯咖啡,就可以附贈一小塊過期的餅乾給客人。發霉的草莓可以挑掉,剩下的給咖啡部的女生做水果沙拉。放太久有點乾掉的乳酪可以切小塊,放在旁邊當試吃品。之前甚至有一次,我拿著單價較高的過期水果巧克力,問老闆說要怎麼處理,他只看了兩秒就說「把有效期限撕掉就好了」(咦)。

通常會留下的,不是因為該產品進貨單價太高、丟了太浪費(老闆會把有效期限撕掉,不然就拿到後面的冰箱去留著自己用),就是咖啡部和熟食部/廚房可以黑心的把過期的產品消耗掉,只有真的無法「再利用」,或是「反正也沒幾個錢」的產品才會被送到垃圾桶。

我所信任的生鮮超市去哪了?QAQ

我要說的不是這家超市有多黑心,因為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個案,甚至我敢肯定的說,絕大部分的食品零售業都有類似的現象,只是我們知不知情而已。我曾經抱怨說這些東西就這樣丟掉好可惜,我的前同事就跟我說:「那些要掉(丟掉)的東西,你要的話可以自己留著,不要給老闆看到就好。」

為什麼超市每天都要進這麼多東西,卻又要丟掉這麼多東西?而且大部分的產品狀況都還很好。號稱要環保、愛地球的澳洲,居然容許這麼浪費的行為。為什麼要丟掉的東西我不能拿走?(理論上是不能拿的,因為不能被老闆看到。)再配上前陣子台灣的新聞,一名桃園中壢十六歲的學生到超商做大夜班,請同學吃過期的食品被超商告侵佔,讓我更困惑了。

這又讓我聯想到,學姊曾經問我的問題:
「你不覺得人跟商店很奇怪嗎?」
「什麼?」
「店裡面,架上的東西永遠是滿的,人如果沒有看到架上是滿的,就會覺得不安心、不敢買。好像要擺很多很多同樣的東西,客人要有權力從裡面挑一個才對,但其實每一個產品都一模一樣。而且,這麼多同樣的產品,最後它們都去了哪裡?」

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的陰謀

追根究柢,這其實是生產過剩的問題。我們正在生產遠超過我們實際需要數量的產品,因為大量生產才能壓低價格,但是生產過剩卻造成浪費。工業產品可能還可以藏在倉庫裡面放個幾年幾個月再拿出來賣,但一般的食品可就等不了這麼久,要嘛是降價出清,不然就是過期被丟到垃圾桶,或是間接的以各種方式進到你我的肚子裡。

這其實是相當瘋狂的一件事情。原本我們生產和勞動是為了要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實際上所有東西工業化大量生產的結果是,成本變低、售價變低,我們幾乎無法抗拒低價的產品,但實際上用的卻是壽命異常短暫的粗糙商品:在市集買的海綿菜瓜布,用了三天就會自動分離;在大賣場買的車用手機座過了一兩個禮拜就機件壞損,沒辦法黏在擋風玻璃上實同廢物;超市的塑膠袋充滿粉塵,隨便一戳就會破掉;毛巾丟到洗衣機裡面就毛屑滿天飛,洗了兩三次還是毛屑掉不停。

當我們沾沾自喜的以為省了不少錢,實際上付出的代價卻是品質粗糙的產品帶來的不便,更甚者可能含有重金屬或其他黑心原料,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我們致力於開發更多的資源,為了生產而勞動,為了消費而勞動,然後為了消除勞動的焦慮而瘋狂的消費,最後回到為了消費而勞動的圈圈,之後就無限惡性循環。也許對於這樣的現象扣上「資本主義的陰謀」這樣的大帽子有些太過分,但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運作的方式,消費、消費、消費。

至於為什麼不能把要丟掉/報廢的產品帶走,其實是因為這樣會破壞「必須花錢才能擁有產品」的消費遊戲規則,打破原本資本主義已經傾斜的天平。有些人以為這是食品安全問題,或是老闆害怕消費者發現,其實大量生產的便宜商品品質不見得好,也許該要求的是高品質而非低單價,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長期的生產過剩,還有為了要壓低成本長期累積下來的代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Robert Greenwald的紀錄片《沃爾瑪:低價的代價》(Walmart: the High Cost of Low Price)。

消費本身是一種經濟行為,但是消費總是與社會、環境等其他事物密不可分,所以消費其實是一種社會行為。就像台灣許多團體一直在推廣的公平貿易一樣,消費能夠改變生產者的生活和命運,能夠改善生活環境,付錢買東西這樣簡單的一個動作是可以變成有益社會的行為。也許在下一次去購物的時候,結帳付錢之前,我們可以再多想一想這些產品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後記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部story of stuff工作團隊做的短片,背景音樂和畫面搭配起來相當諷刺,旨在呈現資本主義下的消費是如此的瘋狂,也呼籲在西方國家的人民在Black Friday(通常是感恩節的隔天,象徵著聖誕節大買氣的開始),不要再瘋狂的購物,而是做一些其他有意義的事。



敬請期待下集。